欢迎来到远景建筑! [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

免费发布信息

热门关键词: 设计施工 砖瓦 彩画 建筑案例 园林景观

苏州全晋会馆

浏览次数:1588     发布时间:2020-01-13

  

 

全晋会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中张家巷14号,始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是旅苏晋商集资创建的举行庆典和娱乐活动场所。全晋会馆于阊门外山塘街半塘桥畔,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乱。光绪五年(1879)至民国初建新馆于今址。2003年中国昆曲博物馆在会馆挂牌成立。现为苏州戏曲博物馆。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和代表性的建筑特色,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晋会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以中路为轴,分中、东、西三路建筑。中路建筑是会馆的主体,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有门厅、鼓楼、戏台和大殿,是晋商们举行庆典和举办娱乐活动的场所。西路建筑庄重朴实,筑有两厅一庵。楠木厅和鸳鸯厅为晋商们交流商情、相互借贷、调剂资金的场所;万寿庵为停放已故在苏晋商灵柩之处,每年由专船将此处的灵柩迁回故土。东路有房屋数十间,供短期来苏州联系事务的晋商寄宿、存货以及在苏州破产失业的晋商借住。


全晋会馆系清末山西旅苏客商集资兴建,在苏州历史上先后一百多余座会馆公所建筑中,它是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全晋会馆对于保护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古城风貌,研究中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发、研究江南庭院建筑及古典戏场,古为今用,探索中国民族建筑的现代化道路,具有深远意义。


中路保存有苏州古典舞台最精美的一座古戏台,建筑为庙堂殿宇式,崇脊筒瓦,精雕细刻,飞金涌碧,宏伟庄重,且具有山西建筑特色。


头门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界,脊柱间各设将军门一座,明间两扇黑漆门扉绘有工笔重彩门神,并置抱鼓石一对。


以脊柱为界,前为海棠轩,后为鹤胫轩,梁枋饰以戏文浮雕。头门左右为水磨砖贴面八字墙,壁面各饰砖雕团龙,环以缠枝纹,顶覆瓦垄起脊,檐下抛枋雕饰戏文。墙下承青石须弥座,雕以“鹿鹤同春”、“狮子滚绣球”之属。


左右八字墙后各建楼阁式方形吹鼓亭一座,单檐歇山顶,山面朝外,似双阙耸峙,与头门戗角相交,呈参差错落之势。两旁与之连接的是长达21米的包厢式东西观剧庑廊,称为耳楼或厢座。庑廊上下二层,楼层女宾席为晋商女眷观戏专座。


全晋会馆门厅宏伟宽敞,是一处典型的清代雕饰砖木结构建筑群。门厅前半部分的轩廊桁椽呈花瓣状;后半部分的轩廊桁椽呈弓弧形。两轩廊桁椽顶端的八组彩色斗拱,雕饰“凤穿牡丹”。斗拱是全晋会馆木结构建筑所特有的,它不仅有承重作用,还有点缀装饰作川。古代以斗拱层次的多少来显示建筑物的重要程度。作为划分建筑等级的标准之一。明代曾规定:“庶民所居房含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装饰。”、“一品至五品官宅的梁栋斗拱等,须用青碧绘饰。”清代对此也明确规定。由全晋会馆的门厅和斗拱,可见旅苏晋商的实力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