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远景建筑! [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

免费发布信息

热门关键词: 设计施工 砖瓦 彩画 建筑案例 园林景观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建筑保护

历经600年风雨-郧西上津古城

浏览次数:1618     发布时间:2020-06-10

  

 

上津古城,位于郧西县上津镇集镇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元1368年,距今641年。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于嘉靖三年1524年秋建成。清嘉庆七年1802,再次对古城进行全面复修,至今城墙砖上仍有“嘉庆七年”、“上津公修”的字样,城形似朝靴,又称“靴子城”。上津古城是湖北省内保存最好的县级古城,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古朴雄厚的风格至今仍让人震憾。古城周长1236.5米,东西距离262米,南北距离306米,面积8万平方米。城设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连汉、西南开一小门——名曰:便民。 




上津“三面环秦、一面接楚”,史称“秦之咽喉、楚之门户”,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因为地势险要,这里常常是今天被秦国占领,明天又被楚国抢去,成语“朝秦暮楚”即出于此。对于这个成语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距离之近的,即早上从秦国走,晚上就到楚国了。上津自北魏,公元223,曹操在此首置平阳县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在这1700多年里,上津曾14次设县、6次设郡、2次设州。“上津”二字的由来还有一个说法。“上”乃天子“津”为渡口。自隋以来,这座金钱河上的重要渡口因靠近天子的都城——西安,而称为“上津”。又因帝王们在这里弃陆走水,弃舟走陆,因而又称之为“天子渡口”。 




现存的上津民居类建筑,以典型的四合院为主的明清古建筑为代表。建筑古朴、飞檐斗拱、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左右对称、搭配协调。民居多为清末四合院,一进数重,内置天井,四周小屋,雕窗临井,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一般三四户一院,温馨而和谐,素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称。平面呈长方形,建筑物相互对称,布局结构紧凑,封闭性较强。门为铺板房,房屋为砖木结构,基础多为石砌,上以青砖瓦,墙体厚50厘米左右,外砖里坯白灰抹面,墙体下有砖柱,与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有“墙倒屋不到”之说。房屋建筑造型以沿街门楼,窗框上方、照壁上方皆有飞檐盖瓦,房屋出檐,上设女儿墙,院内置天井,填以石头,下设出水口。不论从整体看还是从局部看,这里的民居建筑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夜幕下,上津古城四街灯光亮起,捏泥人、吹糖人、扎灯笼、刺绣、剪纸、雕刻、唱“山二黄”等活动热闹非凡,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当地通过保护性修复,将古镇现存的四街明清古街依照古法、古工艺还原成明清时的风貌,不但吸引了游客,也为当地群众点亮了夜生活。夜给人遐想,灯光点亮了夜空,霓虹与夜晚的亲密接触,交织成了一幅精彩绝伦的上津夜景图!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上津古镇保护与开发纳入县级战略,举全县之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创建“天子渡口·古塞上津”5A级景区。同时,深度挖掘开发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资源,延展上津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特色空间体系,重现上津古镇盛景,展现天子渡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