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远景建筑! [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

免费发布信息

热门关键词: 设计施工 砖瓦 彩画 建筑案例 园林景观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资讯 > 古建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

浏览次数:1185     发布时间:2016-06-20

  

         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建筑一直采用院落式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不仅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衰落,反而随历史的变迁积淀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院文化”情结。至今为止,现代的中国人仍然对这种像微型宇宙一般的院落式形式充满了向往。     现代建筑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而出现,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扰的趋势。但是,以院落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出的那种平和、安逸、纯朴的自然情调,依然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希望从现代都市的喧嚣和嘈杂中走出来,重新寻求与天地自然地对话。
一、中国传统建筑院落——一个微型的宇宙
当我们身处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它真像万物具备的宇宙。在这个小小的天地之中,一个人一年到头通常只在一个特定的院落中生活,院落的其它部分对他来说仿佛就象另一个世界。
在儒家思想的约束下,市民们都安分守己的在属于自己的空间中活动。人们势必将多方面的日常功能需要“就地解决”,而不假外求。这就导致了建筑在形式上的反映——小而全,多重功能的空间。在一个传统的院落中,整个空间的每个单元之间都不是一盘散沙的,而是有主有从,逐层控制的。它几乎全面满足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类似方面的日常需求。比如:看戏、社交、饮食、园林以及废物处理、原料供应等等设施。
此外,院落还有在环境的象征意义上万物具备的特点,总是显示各种气质的景色全都具备。
二、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起源及原由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千年不变呢?
1、“礼乐”文化之和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苟子·臣道》)。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认为“礼乐” 要并举。一方面以“礼”为手段,掩盖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不可逾越的“尊卑”、“长幼”秩序;另一方面,“乐”则起着调和作用,维护血缘关系与等级秩序。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如“北方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下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则为家奴、下人的住房,整个庭院的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 而建筑围合的“院”则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建筑与庭院共同作用形成了礼乐共存的载体。
2、中国传统的生活习惯
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以氏族的社会形式生存,无论是社会活动还是社会关系通常都以血缘做维系而以群体组织的方式出现。建筑作为集合体,同宗同族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具备、伦理有序。人们在家结婚生子、读书受教育,家作为整个家族的永久基业,是他们的根,祖祖辈辈,代代相传。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3、寻求安宁的精神因素
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战争史,大小战争在古代中国连绵不断。逃避战火、免于杀戮、远于交往长期存在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久而久之,缺乏安全感,封闭谨慎、寻求保护的意识逐渐积淀下来,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忧患危机情结”。人们渴望一种安定的生活,希望居住在可以防御自然灾害和敌人侵袭的建筑空间中,演化到后来,形成中国传统院落式建筑。无论是层层包围的皇宫大院,还是普通平民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天井院落,就算是只建了一幢房屋,往往也会将其院墙围合起来。
行为心理学也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使住宅内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悦、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实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因此,无论在生理和心理上,院落都形成了一个为人们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场所。
三、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现代意义
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这种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院”作为一种过渡,在人的思想内核中,是一处独立的冥想、思考的空间。当人们回到家,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在“院”中获得沉淀和洗礼。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变化,邻里之间、亲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同住一幢楼不相识,门对门之间不说话,父子在家中也是各做各的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环境的改变来唤回昔日传统的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但是在这样一个拥挤和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拥有一栋有院落的房子,的确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
然而,仅仅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式的模仿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真正的需求,“院”的营造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智慧,它通过空间的外化形式,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求,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才发出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渴望。那么如何立足传统,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形式新建筑,仍将是未来建筑或室内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